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大纲 > 正文 实验大纲

化工原理实验A(下)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8-05  浏览次数:

适用年级

2012非双语

一、课程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A(下)

英文名称

Experi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Principle


二、授课对象与学时

授课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

总学时

24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24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后续课程

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1.目的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以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原理和设备为主要内容、以处理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方法为特色的实践性课程。是为化学工程、工艺类及其相近专业开设的、与《化工原理》同步进行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以实验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实验手段的合理运用等内容为主;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是具有工程或具有中间实验规模的装置;实验操作、测试和数据处理等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实验项目都是今后从事化工生产和进行科学研究经常遇到或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工程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基本要求
(1)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即因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灵活地应用这些方法研究处理各种化学工程问题。
(2)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正确地选择设备和设计流程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化工单元过程和设备的操作及分析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撰写原始数据完整、计算正确、图表规范、条理清楚、结果正确、有分析、有讨论、符合要求并以小论文格式提交的工程实验报告。
3.教学方式与考核要求
教学方式:采用以实验为主,课堂讲授,计算机仿真实验,直观教学等为辅的教学方法。实验室开放。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相结合,为结构成绩制。

五、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或要求实验学时每组人数实验类型主要仪器设备01传热实验学习并掌握传热膜系数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用因次分析法处理流体对流传热问题;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准数方程式,确定准数关系式:Nu=ARem中常数A和指数m的值;了解并分析影响对流给热系数的工程因素及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计算机仿真实验及测评。64综合传热实验装置02吸收实验吸收塔的结构;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换算;实验原理;填料吸收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液泛气速的确定;气相总传质系数Ky和吸收塔的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的测定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在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分离能力与影响因素。计算机仿真实验及测评。64综合吸收实验装置03精馏实验了解板式精馏塔和填料精馏塔的结构、流程以及正常的操作状态;熟悉实验原理及精馏操作全过程;观察塔板上气、液接触情况如漏液、液泛等不正常情况及各种操作参数的变化;操作中出现不正常时,有效的调节方法及各个操作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操作状况下,理论塔板数、等板高度、单板及总板效率的测定;浓度测定;进行不同操作条件对分离能力的影响研究。计算机仿真实验及测评。64综合填料精馏实验装置、板式精馏实验装置04干燥实验了解干燥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其流程;干燥过程各阶段的特征及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测定干燥速率的工程意义;含水量的测定方法。确定干燥介质适宜的操作流速范围和临界含水量。对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及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确定等进行研究。计算机仿真实验及测评。64综合洞道干燥实验装置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李玲,叶长燊,施小芳,林述英,李微编著.《化工原理实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资料

1、施小芳李微林述英编著.《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0年
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实验》,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陈同芸等编著.《化工原理实验》,上海:华东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
4、冯亚云冯朝伍张金利编.《化工基础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5、杨祖荣编.《化工原理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